2023.05.17 | 【自然文化研究院】/【校科协】 | 阅读次数:0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动员和激励广大学生了解科普、参与科普,不断提高北地科普水平,促进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的传播和普及,切实增强创新能力。 5月16日下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第二届科普作品创作大赛决赛暨科普工作研讨会在国际会议中心二层第五会议室举行。此赛事是由我校、中国地质博物馆、中国地质图书馆联合主办,自然文化研究院/校科协承办,教务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数理学院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协办的一项校级比赛。大赛共收到12个院系的63份有效作品,经过初赛评审,23个作品进入决赛。
决赛评委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科技平台处博物馆馆长、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刘强、北京科技人才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史冬青、中国地质博物馆展览部主任周艳、新华社中国搜索创新传播中心主任曹雪、中科院天地生科学文化传播中心办公室主任季慧、《北京科技报》总编助理杜昉以及地学院张绪教教授、孙洪艳副教授、财务处王士国老师、海洋学院兰晓东老师、数理学院董爱国老师等担任。
我校自然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校科协秘书长刘晓鸿出席会场并致辞。刘晓鸿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她表示,学校科协一直以来积极开展组织、参与国内及市内的各项科普活动,以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为新时代首都高校的担当。此次大赛是延续这一传统精神的最好体现。
数理学院董爱国老师介绍了竞赛筹备以及预赛选拔情况之后。进入决赛的参赛组同学代表进行了现场答辩,展示了创作的作品,介绍创作背景、创作过程以及作品创意,评委们对作品进行了一一点评。
经过评审,《十亿年的相会》、《海洋奇侠传》、《DON’T CRY》等11个作品获得一等奖。
竞赛后,与会的老师和专家们进行了科普工作座谈,从科普作品选题、科普作品设计、科普作品创作以及科普活动开展、科普宣传媒体与途径、科普基地建设、科普讲解大赛、科普创新大赛、科普奖申报以及科学传播职称申报等各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并达成了联合开展科普工作、全面提升科普工作质量的意愿。
此次竞赛和研讨会的召开,为我校进一步提升科普工作积累了经验、打开了新的思路。在各级党委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依托学校各部门之间的联合合作,充分发挥我校作为行业特色高校的资源优势,助力我校科普工作步入新的台阶,为学校人才培养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