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09 | 【自然文化研究院】/【校科协】 | 阅读次数:0
收获科普果实,勇攀科学高峰——助力科技自立自强,提升全民科学素养
秋天是成熟与收获的季节,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3年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于9月15日至27日陆续成功开展。在北京市科协、北京科技社团服务中心的指导下,在学校各级领导和各部门、各学院的通力配合下,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提升全民科学素养。
我校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中,以“北京市首批科普教育基地”一奖殊荣开场,以两场科普讲座、一次青年科技工作者沙龙、一次野外实地地质灾害讲解及预防活动、一次带领孩子们走进大学校园之旅、两场“在教育减法中做加法”的课后兴趣讲座,以地学之名助力公众科学普及。
1、我校博物馆 获批成为北京市科技馆之城 首批科技教育体验基地
9月15日,在全国科普日到来之际,“科技馆之城”首批100家科技教育体验基地在首钢园10号馆发布。此批基地由北京市科协组织开展登记认证工作,从400余家相关场所的申请中进行遴选,最终100家科技教育体验基地正式出炉。我校博物馆作为为数不多的地学特色场馆荣获殊荣。作为首都地区科技科普优势资源,一直以来,我校博物馆助力推进首都地区科技场馆和科普资源协同发展,推动首都群众性科学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在全社会营造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良好氛围,为更多的大中小学生及地球科学爱好者提供良好的体验环境。
9月24日在怀柔区全国科普日大集活动中,我校博物馆精彩亮相。博物馆老师通过展厅陈设的、精心挑选的典型矿物、岩石标本,图片等,为近千名驻足的中小学生及家长作讲解,传授相关的辨识矿物、岩石的简便易行方法,讲述地球特点、演化、资源,和中国特色的地质地理等知识,倡导珍惜地球资源、爱护地球家园的理念。同时通过展示、赠送由博物馆老师亲自设计的书签、海百合U盘、三叶虫鼠标垫等文创产品,让孩子们把“博物馆”带回家,让科学的种子和美好的大自然伴随孩子们的成长。期间,还介绍了博物馆馆藏,博物馆以及中国地质大学相关的特色专业。
2、2场地学科普讲座
(1)2023年9月19日,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海洋学会主办,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文化研究院、海洋学院、科学技术协会承办的全国科普日活动系列讲座在教4楼109举行,海洋学院方念乔教授受邀作为主讲嘉宾,以“追寻海洋的历史”为题做了一场精彩的讲座,会上方念乔教授深入浅出地为听众讲解了有关海洋历史的知识。由于海洋面积在地球上分布极其广泛,因此对海洋的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对海洋的研究也是未来人类发展的必修课。
(2)2023年9月19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何宏平研究员应邀来我校,以“早期地球初始氧气的起源”为题做科普报告。氧气对地球上的生物来说是最为重要的物质之一,地球早期的初始氧气对研究生命起源,地质历史时期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为应对全球气候研究方向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3、一次青年科技工作者沙龙
以“激发地学做大做强,提升全民科学素养-聚焦矿物学基础及前沿问题”为主题的“2023年全国科普日-青年科技工作者沙龙”于2023年9月22日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中会议室举办,这次会议对矿物学基础及前沿问题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青年科技工作者是科学发展的后备人才,同时也是未来科学研究的中坚力量,更是“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中重要的一个环节。这次青年科技工作者沙龙不但坚定了青年科技工作者的信心,更加也激发了青年科技工作者的热情,让地球科学的火炬在一代代青年科技工作者手中传递,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发展绽放出自己的光芒。
4、地学科普的“走出去”与“带进来”——与北京市中小学生
(1)9月22日,我校第四纪教研室的孙洪艳副教授在门头沟清水镇清水学校科普小课堂上,以“认识家乡地质地理环境, 科学应对自然灾害”为题,为中学生们讲解了泥石流的危害,并通过现场绘图,分析洪水的流向,对比植被茂盛的坡面和以耕地为主的沟谷地区受灾情况,并拓展对比了河谷凹凸岸的受侵蚀情况的不同,就今年暑假期间大暴雨对当地灾害影响,如何科学应对给同学们进行了一次科学普及活动,这次科普活动使学生们对洪水的形成以及灾害的预防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这正是地学科普对生活中常见地质灾害预防的意义,强化了学生对地质灾害防范的意识,也是我校在京郊挂职干部服务于基层的最好体现。
(2)9月27日,北大附小(上地学区)的近40名师生来我校进行参观学习。
在我校地质博物馆,通过老师的耐心讲解,学生们不仅了解了各类岩石的成因和化石的形成,并且能够根据展出的各类展品提出自己的问题,在得到老师的解释后,在心中埋下了小小的科学种子,
在校史馆,学生们看到了一代代地质人前仆后继的身影,认识了为祖国的地质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们,了解了科学家精神,并被这些精神所深深地感动。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心,这里有着各种有关声、光、电等物理现象的有趣实验,学生们好奇地打量着这些趣味实验仪器,并自己动手操作体验了这些仪器,对展现出来的物理现象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心。
(3)9月起,我校与清华附中上地学校的课后科普讲座开讲,来自我校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的两位老师给地理组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进行了基础地质知识的科普,从“风化作用”到“风的地质作用”,即开拓了同学们的知识,也在以实际行动助积极响应“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号召。未来的三个月内,我校将陆续带给同学们不同主题的地质学基础讲座。
结语:全国科普日活动旨在弘扬科学家精神,挖掘科普内容,激发广大科普工作者的热情,在青少年心中埋下科学探索的种子,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促进科技与社会经济发展相融合。未来,我校将继续深耕在地球科学的科普事业中,深度挖掘科普内容,不断探索创新科普活动的形式多元化,推动科普与社会经济发展融合的脚步,积极建立和大专院校及中小学的联系,为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打造适合的科普课程,打造地球科学领域的科普精品,做“好科普”、“好教育”成就“好未来”,为公众充分了解地球科学提供优质平台,为新时代中国地球科学领域科普事业献出一份力。